中國近年海洋漁業通信的基本情況

多年來,北斗天線衛星通信系統以其鮮明的特色,滿足了漁業生產與管理的需求,也使得北斗系統在海洋漁業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中國漁船管理的現代化、信息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是漁業大國,海域遼闊,海岸線有18000千米,海洋漁業水域面積達300多萬平方千米。據2011年統計,中國共擁有漁業人口2081.03萬,全社會漁業經濟總產值為12929.48億元,共擁有各類漁船106.56萬艘,其中機動漁船為67.52萬艘,海洋捕撈漁船20.45萬艘。漁業是農業農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為保障農產品供給和國家食品安全、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近年海洋漁業通信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影響,臺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增多,給漁民生命財產造成了較大損失,也給漁業安全生產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難度。2011年,中國共發生漁業船舶水上事故324起,死亡(失蹤)403人。其中,漁業船舶生產安全事故254起,死亡(失蹤)205人;水上交通事故30起,死亡(失蹤)118人。龍卷風和風暴潮等惡劣天氣,引發了40起自然災害事故,導致80人死亡(失蹤),通信不暢是事故多發的重要因素。

漁船出海后,政府和家人最希望的就是要“看得見、通得上、聽得見”。漁業通信是安全管理與組織海難救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中國漁業通信手段相對落后,漁船的主要通信方式仍以短波、超短波語音模擬通信為主。

為加強漁業安全生產管理,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出了《關于加強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8]113號),明確提出要加快信息技術在漁業安全生產中的應用,加快大中型漁船船位衛星監控系統建設,實現對作業漁船的動態監控和實時跟蹤。各級漁業主管部門積極響應國務院號召,努力開展漁業安全通信工作,漁業通信水平不斷提高,衛星通信、公眾移動通信等先進技術在漁業應用不斷擴大。

截止到2012年7月,中國共有6萬多艘海洋漁船配備了短波電臺,17萬艘配備了超短波漁用對講機,近4.5萬艘配備北斗衛星船載終端設備,5.9萬多艘配備AIS船載終端設備,11萬艘配備CDMA公眾移動通信設備。其中60馬力以上的漁船基本配備了必要的通信定位設備。

農業部和各海區局建立了漁業指揮管理調度中心和區域指揮調度平臺,在全國建立了14座短波岸臺,78座超短波岸臺,15座省級漁船船位監測中心,30座漁業AIS基站,59座漁港視頻監控分中心,是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和預警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省、重點市縣也建立了本轄區的應急救助平臺。經過10多年的建設,中國海洋漁業安全通信網架構基本形成,初步滿足了漁業安全生產和現代漁政管理的需要。


中國近年海洋漁業通信的基本情況相關百科:

    沒有找到您想要的百科